>
走进王老师的办公室,整齐的办公桌、满柜的书籍、浓厚的学术气息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就是这样的教授,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地为社会输送着大批高素质人才;也正是这样的教授,任劳任怨地为莘莘学子们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有师如此,夫复何求。
教师资料:
王建元老师,男,1971年生。2003年10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伟德BETVlCTOR1946副院长,现任我校教务处副处长,电自0814班班主任。曾荣获校青年教师教学标兵,05、06年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07年吉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吉林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多项教学科研成果奖。他担任班主任的电自056班曾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等多项荣誉。
搭建实践平台 培养动手意识
作为优秀班主任,王老师对人才的教育与培养颇有心得。在王老师心中,优秀的学子应既专注于学业,又不脱离社会。这样的矛盾在王老师身上完美地结合成了最高的信仰,那种“放而不管、适时指引”的教育原则给了学子们一片自由成长发挥的天地,也终成了许多学子成功路上的基石。他们从王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学以致用,什么是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为社会做出贡献。
采访中,王老师告诉我们,当今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下培养出的“85后”学子们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的缺失,而特立独行又是当代优秀学子难以与人团队协作的一道鸿沟。若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与人沟通能力,那就必须走出书本,将自己的所学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那一年,在王老师的引导下,节能环保的教室灯光管理问题成了一个学生团队们齐心研究的课题之一。一系列的调查走访增强了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能力;计算机文化课内容的综合应用提升了他们的知识水平;针对调查问题的思考历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共同的课题研究增强了大家的团结协作意识……王老师用活动引导大家成为了那一季最绚烂的色彩。也是他使大家明白,从身边小事做起,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社会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才能实现对社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贡献。
因材施教是基础 各尽其能是关键
在谈到班级管理时,王老师也只是淡淡一笑,而这样的笑容里包含的,是我们无法体会的辛酸。身处转系班的同学,作为各个专业前百分之五的精英,难免心高气傲,也难免要面对转系后的一系列压力和心理落差。对于这些优秀的学生们,王老师采用“因材施教、各尽其能”的方法,让他们变压力为动力,进行良性竞争,从 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不知王老师会否记得,那个因班委落选而情绪低落的孩子,这样的失败挫伤了这颗优秀而桀骜的心。是王老师将这个孩子推向了院学生会,让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也不知王老师会否记得那个抑郁女孩,她有着优异的成绩与年轻的梦想,却给了自己过重的压力,使自己暂时迷失了方向,是王老师与学办老师一道专门为她制定方案,积极帮她沟通家长,并交给了她学办助理的工作,使她重拾了自信,找回了往日的笑容。
还有那些因为王老师的引导,主动为他人放弃了励志奖学金与助学金的家庭条件困难的学子,那些因为王老师的沟通而学会与人相处的同学,那些因为王老师的启发而去帮助老师整理实验箱来提升自身技能、加强与人沟通的学生……是他们组成了王老师育人路上的风景,而王老师帮助他们一一实现了成长的梦想。
当谈到育人艺术的时候,王老师的观点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师谈到:对每个学生的细微了解,对班委的严格要求,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锻炼,有力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王老师那种“多鼓励,少批评”的人性化育人原则成就了学子们心中最大的感动,让每个同学都觉得自己在活动中是主力的微小效应,也对学子们的人格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渐渐地,王老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生成才的培养模式。
心怀莘莘学子成长 着眼学习能力塑造
提到自己的学生,王老师眼中微漾起幸福。同所有其他老师一样,每到教师节的短信祝福与温馨问候是老师们心中最深的感动。而学生们步入社会后回到母校与老师探讨每一步人生规划,又让老师感到了亲人般的温暖。或许树人,不过如此。老师们的用心付出,终将换回学子们的真情回报。
心怀莘莘学子,早已成了王老师的信仰。王老师说:“大学生就好比一个电容,而专业知识的学习就要求我们时刻充电。”的确,正如王老师所言,学习是第一要务,而知识掌握不牢固是当代学子的通病。课后题做两遍以上是王老师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而这样简单的勤奋与努力成就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才博士生。他提醒当代大学生,大学开设的任何课程都是重要的,不应偏废,而勤奋和好的学习方法是优秀学子所应具备的素养。王老师表示:“在学习中,课堂笔记很重要,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而同学们也更不应放松实验实践环节,要抓住实践机会,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工作遇到的问题及难题,不要因轻率地回答不会而轻易放弃机会,可以通过收集、整理、萃取资料掌握新的技能,激发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王老师早已收获了桃李天下的幸福,而心怀莘莘学子的承诺,又成就了学子心中平凡的感动。
无声的付出 榜样的力量
“一切为培养人才做让步”,王老师只是这样说,而他放弃的年华,走过的艰辛,又怎能如这般淡若止水,这般释然。都说春蝉吐丝,蜡炬饮泪,王老师更是如此。他用那种“活动加业务知识培养”的模式,默默地为全方面的人才培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也正是这样默默奉献的班主任老师,才培养出了一届届如此优秀的学子,为了国家电力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甘于奉献、乐于付出、勇于创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不竭的思索并付诸实践,是王老师身上最优秀的品质,这是学生的幸福,其他班主任学习的榜样。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王老师在如是的十余载风雨人生中,演绎着那样淡然又惊心动魄的平凡与奉献。望向阳光,王老师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和春风化雨的育人艺术早也沁入学子心脾,他的引导与诚挚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东电学子迈向精彩的人生!
十年如一日的勤恳敬业
我院记者采访王建元老师